张学勇移民公司
微信扫一扫 分享朋友圈

已有 4957 人浏览分享

开启左侧

婚姻成“搬运工”?安钢之死引起加国移民激辩

[复制链接]
4957 1
春节前的2月8日,从中国大陆技术移民到加拿大,以开长途大货车为生的安钢在美国堪萨斯市因车祸不幸身亡。安钢系避让一辆乘坐有两名老人的“别克”轿车导致卡车倾覆,由于车门变形无法逃脱,在驾驶室内被活活烧死。
* a$ f- [2 \& B8 n' o8 N4 [) ]  l  d: [! O8 |; l# M
他的惨死引起很多华人的关注和同情,随着安钢的身世、家庭背景和车祸背后种种不为人知的故事被披露,竟引发了加拿大东部华人移民群体前所未有的热烈争议和深深思索。为何一个普通华人移民的死竟引起如此关注和讨论?因为他的悲剧折射出技术移民难为外人道的酸甜苦辣。
$ }& \- @. `5 i  V, T  _: N6 D# v3 A- F) s( o
安钢,48岁,安徽人,1982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曾是上海浦东机场电脑系统安装的技术骨干,2000年以技术移民身份来加,先在辛力加学院读书,随后曾在比萨饼店打工,2006年初成为长途大货车司机。
( y/ l" `; x2 d2 H
! I! B0 p* }- p" F# {. L; @由于加对技术移民有较高门槛,最终申请成功者大多学历较高,在国内有较好的职业、地位和收入。但加国虽大量吸引技术移民,国内劳动力市场却并不缺乏这类人才,而是需要更多从事体力劳动或简单技术劳动的工人、技工,加上该国不承认海外学历和工作经验,甚至连在加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工作的经验也不予认可,绝大多数技术移民到加后面临着被迫改行的窘境。
% a0 Z- w( e) \. [+ _) r; t* ~) X8 Z7 U( ~
博士打短工、教授洗盘子、研究员卖猪肉、专家理发的现象比比皆是,已到了见怪不怪的地步。其实安钢的收入并不差,长途货车司机在加拿大属于中高收入阶层,但这项工作十分辛苦:长途出车孤寂、疲劳,饮食无规律,许多当地人望而生畏。这行当,除了驾驶技术,精神状态和身体都要好。而他出问题恰恰因为精神状态出车祸前很不好。这和他的第二次不幸婚姻有关。争论便是由此开始的。
. a* B8 h3 x) w- n" A( G/ _6 j+ I' ^! x, E  R2 u
他曾有过两次婚姻,前妻在移民前夕与他离异,15岁的儿子也留在母亲身边,第二任妻子张某比他小15岁,2006年初经人介绍认识,随即安钢回国,两人闪电结婚,当年5月张某来加团聚,两人感情很快冷却并于9月分居。; e! u; ?; w' t( J. u1 _
2 R& w8 }( _% F& s* J* u# i
车祸发生数日后,和安钢同开大货车的网名“风压差”的朋友便在加东几个中文网站发帖子,用较为激烈的口吻指责其妻张某,据他介绍,张在团聚前对安钢百依百顺,温柔有加,但刚抵达多伦多机场就立刻变冷,9月初,安钢在出车途中接到张来电,表示要离家出走并让安钢“不要找她”,安钢回家后发现张某已不知去向,不久被告知“妻子认定感情破裂,不愿见他”,他因此精神恍惚,情绪低落,加上劳累过度,终于酿成大祸。
& b0 l; `7 R7 ~) |3 P. v
6 v& X1 l0 j* B$ a据说,安钢所在公司为他办理了“WISB”保险,总赔付额达80万加币以上。安钢未另立遗嘱,因此分居未满半年的张某就成了这笔遗产的第一受益人。安钢在国内的父母身体不好,他们全家及安钢前妻、儿子的经济状况都不佳。/ a  T  t; _( b0 t) K( ^
4 i9 ~* L. V0 h6 ?
上述情况都是关于安钢的两篇网文披露的。一石激起千层浪,这立即引发华人圈强烈反响。许多人纷纷发言批评张某的冷漠。此时,一个网名CRUISER99的 “知情人”发文为张某辩护,据他披露,张某抵加后态度立即变冷是因为发现“安钢家境困难,不但没有房子,连家具都全部是捡的”,感到希望破灭。作者呼吁大家多看看“故事的另一面”,不要偏听偏信,意气用事。7 z7 W; u& O1 d5 v+ M' ^2 u
* O3 ^4 E5 Q! x; V# f# w7 i  ^
这篇网文的发表不但未达到熄火目的,反而火上浇油,加上当地华人媒体《现代日报》、《星星生活》将双方文章一齐发表,引起更热烈的讨论,甚至争吵。在争吵中更多内情被披露出来:这桩婚事的介绍人正是张某的四姐;张夜不归宿时安钢多次打电话去四姐家寻妻,都被告知“不在”甚至“请以后不要再打来”;张离家并非一次走人而是分期搬走,不像感情冲动;她拿走的钱是用来购买高档手机而非必需品。+ J- _  z5 [4 L8 v) m# g
; A, [2 u% Q! G; L6 V! ]# z- n
张某本人在安钢死讯公布后数日不肯露面,操办丧事的安徽同乡会黄、王二先生不得不通过媒体和网络的寻人启事呼吁她出来主持,但2月24日下午安徽同乡会开办的追思会她却成为唯一到场的亲属,并表示“将护送安钢骨灰回国”。
) B) D. j8 O2 D* q! `; v, I& D  C+ h' E" E
这一系列的蹊跷让许多华人大感怀疑,争论有增无已。许多讨论者开始质疑张某当初嫁给安钢是把他当作所谓“搬运工”,即用来作为移民的跳板,达到目的后就迅速摆脱,另寻佳偶。有人指出,身为介绍人、又与张某相处密切的四姐不可能不知道安钢的生活状况,张本人又和安钢网络交流一个月,所谓“因生活落差导致失落感”很难成立。
$ l# T5 d5 j- w) v/ ~2 {9 q
$ g2 {3 c# C& o& d! J$ o张在分居前的掠财行为于理不合;张在抵加后四个月才分居,而这四个月恰是她足以完成移民手续、获得必要身份和证件的最短时间。一些人开始劝说、呼吁张某虑及婚姻现状和安家的现实困难,主动放弃保费,个别人甚至激动地表示,如果张不答允,就联名向法庭起诉张“骗婚”。
. s  J  L; G* Q" F" _% z" N7 u0 D$ N- B$ o& ?* C
围绕“骗婚”的争论如此激烈,反应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即“搬运工”现象已变得很普遍,在加拿大各华人传媒和网站上,“国内娶媳妇,回来不见了”的消息已屡见不鲜,有的“新娘”甚至在机场就神秘消失,笔者的驾驶教练移民多年,离异很久,却一直不敢回国相亲,据他自己说,就是“看骗婚看得太多了”。& u4 [+ z; u1 Z# v1 b8 {0 i+ E. s
( u* p$ S4 n0 v/ A9 y- w
加拿大是个家庭观念很重的国度,并不似国内有些人想象的那般“开放”,整日为生活操劳的单身华人技术移民所渴望的是一个温暖的家庭港湾。“骗婚”给他们带来的打击,又何止是金钱的损失?
0 E. A& L7 _/ y: [/ D' I7 q: n3 g9 l; |; L8 K0 \
一些张的支持者则反唇相讥,他们认为安钢明知对方小自己15岁还娶,是“居心不良”,出问题是“自讨苦吃”;张即使有骗婚、骗保嫌疑,也是追求更好生活的正当、合法行为,无可厚非,她嫁给安钢这个穷光蛋是自己倒霉,意外获得巨额保费是自己走运,别人不该说三道四。不过,据悉,在巨大舆论压力下,张某已有意放弃保费。5 G0 ]9 f8 _* b
2 P- g) `* P9 w; K' w' ]! J
正如一位讨论者所说,安钢已不幸去世,上述种种争论已无太多必要,这桩“家务事”的是非曲直也很难判明。“安钢事件”虽是极端个案,但华人技术移民所面对的各种苦闷却有普遍性。围绕此案的讨论也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冷下来,但困扰华人技术移民的种种家庭、社会问题犹在。具体的人和事可以忘,但教训和反思却难以忘却。
. N- ]" ]) X' p# l% S# G3 X8 N3 Z% o6 R7 n  A! [7 f
移民是一生中重大的转折,缺乏朋友和人际关系的移民夫妻,只有多理解、多沟通、多鼓励、多支持,才能确保彼此身心健康,更快、更好地克服困难,适应新环境、新生活。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评论 1

oceandeep  曼省名人  发表于 2007-3-4 21: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
7 }2 r9 ]) c7 c( d! y# a大家还是结婚再移民吧。。。。# l3 ]; a" c( D# M: g( k' }
很多就算是家里介绍父母都互相认识的也被甩
, F5 B1 {2 N3 y( }  R- k5 s- w6 V当心啊当心
心安乐处即身安乐处

举报 使用道具

回复 支持 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0

关注

1

粉丝

30

主题
精彩推荐
热门资讯
网友晒图
图文推荐

维权声明:本站有大量内容由网友产生,如果有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点击右下角举报,我们会立即回应和处理。
版权声明:本站也有大量原创,本站欢迎转发原创,但转发前请与本站取得书面合作协议。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3-2020, WinnipegChinese.COM
GMT-5, 2025-5-6 04:03 , Processed in 0.027799 second(s), 28 queries .